炭化炉通过高温缺氧热解将木材转化为木炭,其工艺流程可分为以下步骤:
1. 原料预处理:选择含水量低于20%的硬木(如橡木、榆木),劈成3 5cm厚、15 20cm长的木块,确保受热均匀。软木或潮湿木材易导致炭化不充分(参考《林业科学》2021年研究数据)。
2. 装炉密封:将木块竖直紧密排列于炭化炉内,保留5 10cm空隙助气体流通,炉口用耐火泥密封,漏气率需低于0.5%(ASTM D1765标准)。
3. 控温炭化:
- 干燥阶段:以100 150℃预热2 3小时,蒸发剩余水分。
- 热解阶段:升温至300 450℃维持8 12小时,木材分解为焦油、可燃气体和固体炭。
- 精炼阶段:600℃高温处理1 2小时,提升炭品质(日本木炭协会实验表明,600℃炭固定碳含量达85%以上)。
4. 冷却出炭:封闭炉体自然冷却24 36小时至50℃以下,避免复燃。
1. 效率差异:土窑炭化需5 7天,现代化连续式炭化炉仅8 15小时( FAO 2022年报告数据)。
2. 环保性能:土窑烟气直排污染大,炭化炉可配备冷凝塔回收焦油,废气排放符合GB 16297-1996标准。
3. 安全控制:土窑易塌窑,炭化炉内置压力传感器,超压自动泄气(安全阈值0.3MPa,见《工业炉设计手册》)。
1. 温度监控:热电偶探头需插入炉心,温差波动不超过±20℃(参考NY/T 2876-2016)。
2. 气体检测:CO浓度超过50ppm需启动通风(OSHA标准)。
3. 成品检验:优质木炭断面有金属光泽,密度0.8 1.2g/cm³,敲击声清脆。
扩展说明:
- 炭化终点判断:当排烟口气体由黄转淡蓝即完成炭化(《生物质热解技术》推荐方法)。
- 能源利用:可燃气体可回烧供热,降低30%燃料成本(中国林科院2020年实验数据)。
- 规模适配:家用小型炉容积0.5 1m³,工业级连续炉可达10m³以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