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 机械结构与安装问题(根本原因)
滑轨系统问题:
1.直线度偏差:这是较常见的原因。滑轨安装不平直或在长期高温和负载下发生变形,会导致坩埚运行轨迹偏离,产生侧向力,卡死或脱落。
2.水平度偏差:两侧滑轨高度不一致,导致坩埚在推进过程中受力不均,向一侧倾斜。
滑轨磨损:长期使用后,滑轨表面出现凹坑、划痕或不均匀磨损,形成“台阶",坩埚底部的滑块或滑板在经过时会受阻、跳动,导致偏移。
3.轨道接缝过大:多段滑轨拼接时,接缝处间隙过大或出现高度差,坩埚经过时会产生剧烈振动和冲击。
推进系统问题:
4.推进力不平行:推进杆的中心线与滑轨的中心线不平行,在推进时会给坩埚一个侧向的分力,将其“推离"轨道。
5.推进不同步:如果是多点推进,各个推进点的速度和力度不一致,会使坩埚受到扭力而偏转。
限位与导向系统失效:
1.导向轮损坏或松动:设计用于防止侧向偏移的导向轮如果磨损、卡死或松动,将失去限位作用。
2.侧向间隙过大:坩埚与导轨之间的侧向间隙设计不合理或因磨损而变得过大,无法有效约束坩埚的横向移动。
二、 坩埚自身与负载问题(直接诱因)
坩埚变形或损坏:
坩埚在长期高温和冷热循环下会变形(如底部翘曲、侧面鼓出),使其与滑轨的配合状态恶化。
坩埚底部磨损严重,使其与滑轨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改变。
负载不均:
坩埚内装载的物料重量分布严重不均,导致重心偏移,在推进时产生一个旋转力矩,使坩埚“扭头"。
坩埚底部有异物:
脱落的耐火材料碎块、烧结的物料或外部异物掉落在滑轨上,形成障碍物。坩埚经过时被垫高或强行改变方向。
三、 外部干扰与操作问题
外部碰撞:
在装料、卸料或巡检过程中,操作工具或设备意外碰撞到坩埚,导致其位置发生变化。
推进参数设置不当:
推进速度过快或推力过大,尤其在启动瞬间,容易造成坩埚“窜动"或“跳轨"。
总结与排查流程
当出现坩埚偏移或脱落时,建议按以下顺序进行排查:
立即检查:
检查故障点附近是否有明显异物。
检查该坩埚及前后几个坩埚是否有明显变形或损坏。
系统性检查:
起始步:检查滑轨。使用前面提到的直线度、水平度检测方法,仔细检查故障区域的滑轨状况。
第二步:检查推进系统。确认推进杆是否平直,推进动作是否顺畅。
第三步:检查限位导向装置。查看所有导向轮是否转动灵活、安装牢固。
第四步:检查其他坩埚。观察其他正在运行的坩埚是否有轻微的跑偏现象,这可能是滑轨系统问题的早期征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