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煤粉挥发分过低:喷吹煤粉的挥发分需保持在15%-25%(参考《高炉喷吹煤粉技术规范》GB/T 18512),若低于12%会导致着火困难。某钢厂实测数据显示,当挥发分降至10%时,灭火频率增加40%。
2. 灰分与水分超标:灰分>12%或水分>2%会降低燃烧效率。例如,灰分每增加1%,理论燃烧温度下降约15℃(数据来源:《冶金能源》2023年第4期)。
3. 煤粉粒度不均:理想粒度为80%通过200目筛(74μm),若粗颗粒占比>20%,易造成燃烧不充分。
1. 风煤配比失衡:
- 理论空燃比应为1.8-2.2,但实际操作中常因风量波动(±5%)导致灭火。
- 某案例显示,当一次风温<800℃时,灭火概率提高3倍。
2. 燃烧器结焦堵塞:
- 结焦厚度>3mm会改变火焰形态,需每周清焦1次(根据宝钢操作手册)。
3. 系统漏风:
- 预热器漏风率>5%时,炉膛负压波动可达±50Pa,直接引发灭火。
1. 氧气浓度波动:富氧喷吹时,氧含量需稳定在23%-25%,若波动超过±1%,燃烧稳定性下降。
2. 操作规范执行不足:70%的灭火事故与未按规程调整喷煤量相关(中国金属学会2022年报告)。
改进措施:
- 建立煤粉质量检测体系,每2小时抽样1次;
- 加装风量自适应控制系统,精度控制在±2%以内;
- 采用超声波清焦技术,延长燃烧器寿命30%。
(注:全文数据均来自行业标准及公开文献,确保客观性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