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耐高温性:辊道窑烧成温度通常为1200-1600℃,浇注料需满足长期工作温度要求。例如:
- 高铝浇注料(Al₂O₃≥55%)适用于1300℃以下;
- 刚玉质浇注料(Al₂O₃≥90%)可耐1600℃高温(参考《耐火材料手册》)。
2. 抗热震性:频繁升降温易导致开裂,需选择热膨胀系数低(如≤6×10⁻⁶/℃)的材料,如莫来石结合浇注料。
3. 抗化学侵蚀:碱性窑炉需镁质浇注料(MgO≥80%),酸性环境宜用硅酸铝系材料。
1. 温度与气氛匹配:
- 氧化气氛:优先选用高铝或刚玉浇注料;
- 还原气氛:需加入碳化硅(SiC≥15%)增强抗渗碳能力。
2. 机械强度需求:
- 窑炉承重部位要求耐压强度≥50MPa(如窑车轨道),可选用钢纤维增强浇注料;
- 非承重区(如窑顶)可侧重隔热性能,导热系数≤0.8W/(m·K)。
3. 施工便捷性:
- 自流平浇注料适合复杂结构,流动值需≥200mm(GB/T 2419标准);
- 快干型浇注料(初凝时间≤30分钟)适用于抢修。
1. 寿命周期评估:
- 普通高铝浇注料寿命约2-3年,而刚玉质可达5年以上,但成本高2-3倍;
- 建议计算吨产品摊销成本(如:刚玉料虽单价高,但长期更换频率低,可能更经济)。
2. 供应商选择:
- 验证厂家提供的检测报告(如耐火度、体积密度等指标),优先选择通过ISO 9001认证的企业。
总结:选型需综合性能、工况、成本三要素,建议通过小试(如局部试用3-6个月)验证适配性,避免盲目更换造成停产损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