炉腔采用多晶莫来石或氧化铝陶瓷整体烧结成型,管径规格根据样品承载量设计。长期高温工况下内壁形成致密碳化层,呈现哑光金属质感。腔体两端配置水冷法兰结构,有效隔绝外部热传导。
二、能量转换系统解析
螺旋形硅碳棒发热体沿炉管轴向均匀排布,通过三相交流电源实现0-1600℃梯度控温。工作状态下电阻丝呈现樱桃红色辐射光斑,红外热成像显示轴向温度偏差≤±5℃。
采用K型铠装热电偶配合PID调节器,采样频率达10Hz。实时反馈数据通过工业总线传输至PLC,触发固态继电器进行功率补偿。控制系统具备超温报警与断偶保护双重防护机制。
双层不锈钢机箱集成循环冷却管道,观察窗采用石英玻璃镀膜工艺。电气仓与加热区物理隔离,符合IP54防护等级标准。所有接口均采用快拆式密封设计,便于维护保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