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原料准备与预处理
配方配比
根据目标荧光粉的化学组成,称量金属氧化物原料(如氧化钇、氧化铕等),按比例混合均匀。
粉体预处理
通过球磨或研磨工艺细化粉体颗粒,提升反应活性;添加适量助熔剂(如硼酸)促进烧结致密化。
装炉
将预处理后的粉体均匀填入氧化铝或石英坩埚,置于烧结炉炉膛中央,确保加热均匀性。
气氛设置
抽真空后通入保护气体(如氮气或氢气),排除氧气,防止荧光粉氧化;气氛流量根据炉体容积调整为5-10 L/min。
升温与保温
以3-5℃/min速率升温至目标温度(1200-1500℃),保温2-4小时,促进固相反应与晶粒生长。
冷却控制
保温结束后随炉冷却至室温,避免急冷导致晶格畸变;冷却速率需低于50℃/min。
后处理
取出烧结块体,通过破碎、筛分获得目标粒径的荧光粉。
性能检测
测试荧光粉的发射光谱、量子效率及热稳定性,确保符合应用标准。